您的位置:主页 > 聚焦扶贫 >

东下村有位扶贫女书记

  青海新闻网·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地处化隆回族自治县巴燕镇城乡结合部的东下村,是一个拥有183户856人的村庄。自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以来,这个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并于去年底脱贫“摘帽”。村民们都说这些变化离不开一个人“巾帼不让须眉”的“第一书记”陈玲梅。

  2018年4月,作为化隆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工会主席的陈玲梅,到巴燕镇东下村任“第一书记”。记者去采访时,她正和村党支部书记吕刚查看阴雨过后党员活动室内是否漏雨。“初到东下村,我为泥泞的道路、破旧的门墙、满墙满地的牛粪和随处搭建的矮房所头疼,可是转眼一想,我是党组织派来的,只能向前,不能退缩。”谈起自己最初的工作时,这位女书记深有感触。

  一到该村,陈玲梅和村干部一道走村串户,逐人逐户进行调查摸底,对村里基本情况、经济发展现状及村民脱贫致富愿望等进行了深入了解,并结合该村实际及时召开村“两委”会、党员大会和村民大会,现场把脉会诊,分析制约发展的原因,理清工作思路,做到了精准识别、精准施策。一晃两年了,在派出单位和县乡党委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,陈玲梅想方设法,积极争取项目,在该村实施了“高原美丽乡村”“厕所革命”等建设项目,先后修建了村级综合服务中心1座、住房建筑节能示范户30户、危房改造46户、改建卫生厕所41座……

  村党支部书记吕刚说:“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,我们村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了,娶媳妇和买车的多了,人也变得精神了。真正实现了走平坦路、喝干净水、上卫生厕所的目标,这些成绩与陈书记密不可分。”

  陈玲梅坚持扶贫与扶智并重的理念,把如何提高贫困户的综合素质摆在重要位置,大力实施“雨露计划”,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。在村里创建了4个微信群,不断宣传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和惠民政策。贫困户赵顺祖从宣传了解到他的两个孩子都能享受到“雨露计划”补助;贫困户党秀兰的儿子鲁永发在陈玲梅的介绍下,参加了“带薪在岗实训”项目,如今在哈尔滨市一家拉面馆实习,每月收入达4500元……

  67岁的贫困户赵维元本到了安度晚年的时候了,可是他依旧在镇政府干起了保洁工作,每月有1000元的收入。“现在党的政策这么好,趁自己身体没啥大病,再把生活过好点。”他说。陈玲梅充分利用东下村离县城较近的地理优势,鼓励广大贫困户到县城打零工从事清洁工、超市、宾馆服务员、门卫和司机等工作,大大增加农户收入,群众的“造血”功能越来越强。

  自东下村脱贫“摘帽”以来,群众脱贫致富的热情越来越高了。如今,东下村村民的生产生活富裕了,村里的基础设施完善了,村容村貌和村民的面貌也得到了极大改观。陈玲梅正带领扶贫工作队继续做好东下村脱贫巩固工作,为进一步提升群众的“幸福指数”而努力奋斗……

来源:公益中国
推荐图文